2025年的新加坡经济版图正经历深刻调整,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工具,既锚定全球经济规则变革,又精准对接本土发展战略。从跨国企业的合规框架重构,到科创企业的阶梯式税收激励,再到绿色转型中的政策倾斜,一系列税务调整正在重塑商业生态。这些变化既带来成本优化的机遇,也暗藏合规风险,企业需要专业税务服务穿透政策细节,在全球最低税率实施、资本市场扩容与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维度中找到平衡点。本文将解析三大经济热点领域的税务新政,为企业提供从政策理解到实务操作的清晰路径。
跨国企业税务合规新框架
2025年1月起,新加坡正式实施BEPS 2.0框架支柱二规则,对全球年收入超7.5亿欧元的跨国企业执行15%最低有效税率。这一政策通过国内补足税和收入纳入规则双重机制,确保跨国企业在新加坡及海外利润均达到税负底线,终结了利用低税率区域转移利润的操作空间。
为平衡合规要求与投资吸引力,政府同步推出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计划。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投资,若税收抵免超出应缴税额,超额部分可在未来四年返还。税务服务机构需协助企业重新规划跨境架构,尤其要梳理关联交易定价策略,避免因补足税机制产生额外成本。据统计,新加坡现有约200家跨国企业总部将直接受此政策影响,但中小企业仍可沿用原有17%企业所得税率并享受豁免优惠。
科创与资本市场税收激励
2025财年预算案推出针对性税收工具,助推新加坡全球科创枢纽建设。上市公司可享受阶梯式所得税减免:首次上市企业获20%税额减免,二次上市企业为10%,市值10亿新元以上企业年度减免上限600万新元。基金管理行业迎来政策红利,首次在新上市且30%以上资产投资本地股票的基金管理人,其相关收入适用5%优惠税率,政策有效期至2028年底。
这些措施与全国生产力基金30亿新元注资形成协同效应。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的费用可100%税前扣除,涵盖人工智能工具应用、半导体原型研发等领域。税务服务需聚焦研发费用归集、知识产权估值等专业领域,帮助企业最大化政策效益。例如,某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合规申报,既获得研发扣税,又叠加上市税收优惠,综合税负率可降低至9%左右,较普通企业节省近半税务成本。
绿色转型与消费税务调整
绿色经济成为税收政策发力重点。新加坡对绿色科技企业实施先锋认证计划,前三年免税、后三年减半征收,配合未来能源基金50亿新元注资,形成政策组合拳。建筑行业升级改造可获税收支持,现有建筑参与绿色标志奖励计划(GIS-EB2.0),提升能源效率的投入能享受税收抵免,至2027年3月31日前均有效。
消费端税务同步优化,2025年消费税(GST)维持9%税率,但征管范围持续完善。数字服务税7%税率适用范围明确,涵盖云存储、在线游戏等11类服务,年营业额超100万新元且新加坡境内收入超10万新元的海外提供商需强制注册。企业需重新审视采购链税务成本,例如进口数字服务时的GST代扣代缴义务,以及绿色设备采购的进项税抵扣策略。税务服务机构可协助企业搭建碳足迹追踪系统,将环保投入转化为税收收益,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成本优化双赢。
服务全面
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服务
团队高效
专业人才精诚合作为服务提速
诚信规范
企业服务老品牌,服务可信有保障
优质售后
定期电话回访,提供到位后续服务